光与海,风与峡谷 · West Coast之行(Day 5,6 Grand Canyon更毕)

本帖最后由 印象 于 2013-5-22 11:44 编辑

我觉得吐槽什么的还是单独放出来了,毕竟欢脱和伪文艺打架起来也是很辛苦的[滚]。

4月29日更新:嗯,让我们从著名的Santa Monica开始吧嘿嘿[什么?你居然不知道它著名?你居然没被科普过这个等同于天堂的地方??(揍),好吧,我去的时候也没知道它原来“那么著名”]

5月5日更新:计划中的日更毫无以外地成为了周更……抱头

5月12日更新:好吧……终于拖成了年更||||||||||||

5月18日更新:我好勤快快夸奖我!揍

5月19日更新:来个日出和日落搭配~~~

5月20日更新:好吧,我是话痨……

=============== 我是正经起来的分割线 =========================

行程:
Day 1: 飞抵洛杉矶。小镇Santa Monica
Day 2: 比佛利山,洛杉矶市区。夜间火车往大峡谷附近小镇Flagstaff, Arizona
Day 3: 大峡谷附近小镇Flagstaff
Day 4: 大峡谷
Day 5: 入谷至科罗拉多河后返回
Day 6: 大峡谷,夜间火车返回洛杉矶
Day 7: 好莱坞星光大道,洛杉矶艺术之夜
Day 8: 清晨飞机至旧金山。旧金山市区,金门大桥
Day 9: Snoopy之父的家乡:小镇Santa Rosa。晚上回旧金山听文艺复兴音乐会
Day 10: 冲向机场= =

美国西岸之行已是大半年前。然而现在坐在东岸的家中,即使不去翻照片,依然可以在脑海中清晰地回放出那些鲜艳的色彩与灿烂的阳光。

去的时候是10月中。第一年工作只有四天年假还凑不够一个星期,绞尽脑汁蹭上感恩节、连上两个周末终于弄到10天。然后便是地点了:对于一个不能开车的人,旅行的目的地在北美很是有限,基本只能去大城市,小地方的公共运输系统几乎可以说不存在。那阵子天天刷国家地理的旅行版找想法,忽然有一天有一瞬间冒出念头:去加州吧,然后就有了答案。原本的打算是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记不得何时因何想到了要去附近的大峡谷。说是附近,其实一点也不近,10个钟头的火车或汽车折腾,但那时就是想着“嗯,我要去”然后才去烦恼“怎么去”。因为是前不搭暑假后不接圣诞的尴尬时间,居然问了一圈都没有人同行,便毫无犹豫地一个人去了。现在看来有感慨有兴奋有惊险的10天,其实决定得也异常简单。

上飞机的前夜照例是兵荒马乱的,因为预料了将尽量不走回头路,10天的行李被压缩到底限:一个背包+一个旅行挎包(此挎包曾在数年前的东岸之旅中创下比小行李箱还沉重的历史orz)。睡了不到四个钟头便冲向机场,位置没有划到喜爱的窗口位,于是毫无选择地补觉。迷迷糊糊睡了几个钟头,便听机长在广播中说道现在我们正飞越大峡谷上空,向下看便是世界奇迹之一云云。无奈伸长了脖子也离舷窗颇有距离,只好重新闭上眼恨恨想几天后自己便亲身在其中了。

因为时差的关系,飞了四个钟头后落至洛杉矶依然是早上。早在到来之前就听同事们说过此地地大物散以致买个泡面都要开车、不得不人人有车以致常常堵车兼公共交通极不发达。我预订的青旅社更是在市区之外的小镇Santa Monica,和市区压根不是一个公交系统(但神奇地有不止一条线路去市区兜弯)。下了飞机在加州晃眼的阳光下连问带认,勉强辨了个东南西北,总算在正确站台搭机场穿梭巴到了机场外5分钟车程外的公交车站[……]。搭上巴士打开手机GPS,因为没有网络,颇花了一阵它才意识到自己早不在了东岸。幸好在进入小镇前它成功找到了北。公车上摇晃的过程中抓紧时间阅读了车上摸的Santa Monica公交路线图和小镇中心地图,于是迅速换了下车地点,往前多坐一站去了个邮局寄掉给木笔的东西[我村邮费真心伤不起orz],然后开始欣赏这个海滨小镇。

Santa Monica是个不大的小镇,和许多小镇一样,镇中心只有一条主要商业街……然而它毕竟拥有美丽的Santa Monica海滩,是夏季游人蜂拥的目的地,并不缺乏奢侈酒店和各式各样的商店和酒吧。小镇上原生的小店与专为游客服务的设施奇妙地融合在了一处。

十月底已算不得旅游旺季,星期五早晨的商业主街竟有几分空落。电影院门口有人懒洋洋晒着太阳,肩膀上彩色尾巴的鹦鹉和路过的鸽子彼此爱理不理。



然而这里毕竟是炎热的海滩边,不仅道旁树是高大而少叶的棕榈树,连街头的直饮水龙头也是配合气候氛围的海龟与青蛙



向海滩再多走一条街就是预订的青旅社。房间倒是比预想得大和干净,靠窗的一张下铺已经坐了一个姑娘,聊起来她是安大略省来的,颇有几分素不相识飞越整块大陆千里相会的味道。

略收拾打理了下,胡乱吃了几片随身带的饼干,我便背上轻得不能更轻的背包揣上手机和相机又出门了。青旅社虽然远离洛杉矶市区,但离太平洋只有近得不能再近的两条街距离。转过一排酒店和餐馆,一大片蓝便气势汹涌地扑了上来。

天是极蓝的,海也是,然而两者确实全然不同的蓝。夹在两者与我之间的是两边延伸开来望不到尽头的沙滩。午间的阳光近乎凶猛地照下来,丝毫没有北美东北海岸十月中的的寒意。



沙滩上有许多人,与略显寥落的镇中几乎是全然相反,然而在广阔的沙上,依然只像散落的贝壳。垒沙堡自然是海滩上不可或缺的游戏。而站在海与陆地的分界线上等着海浪侵袭来又是不同的感受。太平洋的浪一波一波地涌来,然后退去,在沙滩留下一层白边和仿佛镜子般反光的湿润。



而其他不想消磨精力的人们大多数抖开了毯子架起了墨镜,在暖烘烘的沙子上均匀地烤起了肉。比如这一字排开各有姿势的四位。



小镇虽小,却五脏俱全,甚至有一道栈桥般的木头平台伸入海中。平台上还架设了一个小型游乐场,有一个不高的摩天轮,有跳肚皮舞的女郎,有卖粉红色棉花糖的小贩。孩子们自然是被这些吸引了全部注意力。而大人们大约更倾向坐在长椅上吹吹风——当然,这种享受得和本地的颇有住民自觉的鸽子们分享。



心情好的时候,也卖个萌。



更多的时候,它们大摇大摆的在自家领地里散步和觅食。至于那些人类?当然只是路过的!



游乐场里当然也少不了卖吃的,在到达之前我便查到这里的冰镇苏打饮料是名产。在主体建筑里,绕过一座小型室内旋转木马,我爬上吧椅,叫上了一杯巧克力冰淇凌苏打。白衣领结的服务生仿佛摇酒似地混合了好一阵,摆上来一大杯看上来就很解暑的饮品。

喝的时候留意了下头顶的招牌,写着“Life is uncertain, so eat dessert first. [人生无常,先享甜品]”,不忘调侃。



享受完了无常人生中的一杯甜品,我重新回到镇上,再次穿过商业街,寻找公车站去镇外的Pacific Palisades,预备要务必看一场好日落。其间路过一座小铜像,书本苹果IPad,彼时乔布斯离世不到十天,倒真有些人生无常的感慨了。

跳上公车,摇晃不久后窗外便换上因电影而闻名的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了。这条大道几乎贯穿整个洛杉矶市区,从Griffith天文台一路向西到好莱坞、比佛利山、再到Santa Monica,最后直接闯入太平洋。想来在日落时分,暖光中驾车沿大道向着海边垂直开去,该是何等拉风惬意[以及装13]。与老电影中充满旧日好莱坞气息的日落大道不同,到达Santa Monica的日落大道已然空落,两边只有精致的民居,连车也不算多,更兼一辆辆仿佛刻意要嘲笑慢速公交般瞬间呼啸而过。

要去的Pacific Palisades和公交线路八字不合,公交几乎是存心绕着它走。于是挑了个离海岸最近的站下,是公交的终点站。说是终点站,真是只好站一站,没长椅没雨篷连地形也是个奇怪的三路两两交叉出的三角形,下了车就看司机在三角形一个尖角回个弯又往城里绝尘而去了。然后等我走出两步这才傻了眼:没错,太平洋就在离我不足300米的距离,但是!但是!这有几十米落差的无路断崖是怎么回事!!

Google maps是伟大发明、是查路利器,但是平面地图的致命弱点在没有等高线提供的时候爆发了。远离城市的时候,也许该选择google earth……远目。

好在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惊喜”,既然能上,总有路下去。而且这个巴掌大、被不远处另一个断崖挡了一半、还停被当临时停车场的断崖实在不太有欣赏日落的潜力。看了看地图,七弯八绕后有一条路通至海边,顺着海边走,就能走到和公车线路交叉点上。于是我把相机放回右裤兜,托好只剩一半电的手机,开步走。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一条路到公车站有4公里半……

重新沿着日落大道回走,第一条可以转折下去的路便下去——方向是很简单的,于是心情也放松了下来。因为是远离城中心的地方,沿路房子都随心所欲地打造街道风格。然而也许有地中海气候的原因,它们大多数还还是钟爱白墙,配上砖色的瓦片与高大棕榈树,在渐斜的日光里褪去了刺眼。而路也仿佛真正的盘山路,斜斜蜿蜒而下,只是一直未能再见到海。但是到了第一次的回向转弯的地方,海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依然还有几十米的落差,然而视野陡然开阔起来,温热的风里忽然充满了水的气息。方才在小镇上看到的海也是蓝的,然而视线低,看到的不过是一片水。此时站在高处,才感觉到它的辽远,仿佛一大块宝石蓝牢固地嵌在了眼帘中。



此时在东北岸正是枫叶南下的时节,但在加州,许多花却正开得热烈。路的外沿剩了一角空地也被辟成了花园,看不出十分细心打理的样子,却为天海之画加上了点彩。紫色薰衣草般的小花一大丛一大丛的,在开始泛黄的下午分外显眼。何况,再走两步,低一层的山崖上还有仿佛修道院的塔楼尖顶,刺穿了天与海凝固般的权威。



继续向下走,再转过两个弯就到了那尖顶的位置。读了读门牌,这才发现什么修道院不过是个多情的误会,此地是个游艇俱乐部兼私人会所的地方。抱着不被踢出来就进去看看的好奇心,我继续朝里走,临海的大房间看起来是餐室,大面积的窗迎着外面开始泛起粉色的天空。空荡荡的餐室里只有一个服务生在铺白桌布,看了我一眼,倒没有开口赶人。然而到底是有些心虚,赶快继续逛。绕到侧边蓦然撞了一丛天堂鸟入视野。这加州的天堂鸟也和这滨海的气息一样嚣张,浑然没有几块钱一支插入花瓶后的优雅。



临海的一面是颇大一片草坪,同是断崖上,然而比之前开阔了许多。草坪上零零星星摆了白色的椅子。没有人坐,却又摆得似乎暗示了一场鸡尾酒会社交般地三五成群。

下了这最后一级断崖后再过了滨海高速路,便是广阔的海与沙了。



太阳已倾斜到将要沉入海的高度,正午明亮到晃眼的沙滩此时细腻地展示着颗粒,仿佛海一般的波浪折叠出阴影。而天也被渲染出了渐变,环着太阳是亮白,晕出浅橙,再到蓝;蓝得由浅入深,复又由深及浅,跨到另一边的天际时,却忽然生出了柔软的粉色。



与小镇上的海滩不同,这里几乎没有几个人,不远的高速路上下班时间车流涌涌,但海与沙滩却是全然不同的空旷。放眼过去只有许多鸽子在沙滩上忙碌,人们似乎各自都有意拉开了行走的距离,给对方和自己一个“我拥有这所有”的幻觉。

近了月圆的日子,属于夜晚的白月在昼暮交替的之前就已上场,然而到了这时才引起了我的注意。对之更敏感的是海。一层一层的浪在变得暗蓝的水尖上更白了,涌上沙滩时却比正午时更用力地侵蚀着沙滩。在近处站上一会儿,便能记录下分界线的偷渡。



而近太阳的那一边却容不得人直视,只好看看湿润沙滩上仿佛肥皂泡一般五色流彩的水光。



站得久了,便觉得风起来了。我下午穿着中袖跑出来,这时候猝不及防,只好摸出长围巾裹了起来。仿佛在这神秘的一刻,时间加速了流逝,方才羞怯的粉红随着风的流动瞬间氤氲遍了半边的天空。然而这种粉色却不是霞,是蓝天直接变化而出的带着凉意的颜色。再配上浅到近乎白的微蓝海浪,大约也只有那些羽毛丰厚的鸽子们能毫不介意地从容散步了。



而涛声也在风中渐渐响亮了起来,那是仿佛呼吸一般稳定而绵长的声音。制造出它的海浪卷得更高了,巧妙地将自己收放在让站在沙滩上的人感到安全和惊惧之间。太阳几乎以视觉可察的速度西沉,越来越多地将深金橙色的浮光在海面铺得更广。每一秒包裹着人的这个世界的色彩都在改变、声音都在改变、触觉温度也都在改变。然而它们一致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坚定地变化,又未尝不让人感觉到一种亘古不变。







太阳落山后,黑夜以惊人的速度吞没了天空和温度。我裹紧围巾加快脚步往公车站走,半小时后在公车站又瑟瑟发抖了十来分钟,终于等到了入夜后一小时一班的回镇公车,将寒冷留在了海滩。

尽管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回镇后还是先去青旅社加了件衣服,这才又出门觅食。小镇在夜间热闹了起来,餐馆和酒吧气氛高涨。因为只有一个人,选了一家本地的非连锁快餐店,要了芝士培根薯条。和薯条一起,服务生端了一碟笑脸。



归来时又去远眺了下海边游乐场,摩天楼在黑夜中仿佛剪影。

Day One over.
尽意尽情尽爱又何用

捏捏,辛苦啦
卖萌的海鸥好可爱,恩,“life is uncertain, so travel first",哈哈
期待日落的照片~~

TOP

看到渡鸥其实我的反应是……想吃烤火鸡腿……"我要你看见渡鸥就想起我火鸡腿!“这种条件反射会不会太凶残一点|||||||

晒肉的怎么看怎么像海龟,让人想把它们翻个个儿肚皮朝天。

西岸是各种荒啊……这个工程很大,难得你打点精神起来复述了XD加油XDD

TOP

更完了第一天,呼!踢一脚。

TO 木笔:对啊,所以整天YY跑去哪。夏天一起沿圣劳伦斯河玩吧XDDD

TO 冰辰:乃太狠了,火鸡腿会哭的TAT 而且明明这些海鸥比迪士尼的那帮细脚强盗蠢萌多了[揍] 其实也看城市的,旧金山还好,城市比较impact。洛杉矶是各种散落。
尽意尽情尽爱又何用

TOP

严重欣赏最后一张图><

TOP

哇,抽打你,我都开会回来了这边才更了一天~

落日的海滩美死了,都找不出形容词来了,只能默默祈祷:啊,有生之年让我也能去看一眼吧!

TOP

本帖最后由 风露清愁 于 2012-6-14 14:48 编辑

TO冰辰:晒肉的怎么看怎么像海龟,让人想把它们翻个个儿肚皮朝天~哈哈,你的这个注脚让这张照片可爱到爆棚。
TO印象:最后那组夕阳西下的照片真美,有着波澜壮阔的气度,又有让人心安的宁静,配上你优美抒情又小资的文字,真治愈。
和薯条一起端上来的笑脸,这样的小细节一下让人感受到格外贴心的服务,温暖而居家。
最后 感谢分享你收获的美丽。
其实 我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TOP

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落日夕阳那一组图片,那样寂静又纯粹的美好,灵魂都有受到洗涤的感觉。

TOP

本帖最后由 印象 于 2013-5-13 08:19 编辑

Day Two

第二天一大早,在青旅社的楼下餐厅里和不靠谱的wifi搏斗良久,好容易把前一天的日落贴了出去,心满意足拎起全部家当,暂时告别了Santa Monica。

第一站是Beverly Hills,传说中豪宅与明星扎堆的地头。然而许是因为周末,又许是因为我来得太早,跳下公车后只见路上行人寥寥,唯有天蓝得耀眼。
沿着大道向城中心走。尽管离城中心尚颇有距离,放眼望去,大路平直宽阔,两侧建筑整齐,已嗅到了与昨日Santa Monica的热情随意全然不同的气息。



路边的店铺还懒洋洋地多未开门,无法领略传闻中天价的奢华,然而大大的橱窗依然给了我这个漫游者偷窥的空隙。仿佛发现了我的视线般,一家纪念品店里的猫头鹰也好奇地回望着我。

城中心的高楼很少,摩天级别的更是没有,多是自成体系的几栋小楼环抱着蹲踞一隅。走出几步便换过风格。但因着小团体圈子里的完整,也并不觉得杂乱。高大的棕榈树高昂地占据着大道,而那些小圈子里则是多精细修建的灌木与花。



棕榈树青翠,灌木常绿,如果不是间或一些大树的树叶尚转黄变红,几乎季节感都要失去。



Beverly Hills的市政厅是一座复古的建筑,钟楼的顶是描金的土耳其绿,下面是弧形展开的双层两翼,装饰洛可可风格的花纹,环抱着的圆形小广场里是错落的数圈棕榈树。如果不考虑是否有历史、洛可可风格加棕榈树的奇妙组合,不带预设想法地看过去,搭配加州明媚的阳光,倒是十分的悦目。周末早晨的市政厅附近行人和车都不多,偶尔走过一对母女,苗条优美,衣衫楚楚,看上去不算高傲却也不易亲近,仿佛就是Beverly Hills的拟人化,瞬间为这城市在我心中的构想加了一笔点睛。

因为预定要去Greystone Park,我离开市政厅向北往Sunset Blvd走。沿路渐渐变为住宅区,每家各不相同,走过像是路过一个个微缩公园般了。可惜我对居住于此地的名人兴趣不大,没有去发掘围墙后的都是什么人物。倒是途径一堵漆成苹果绿的围墙,爬藤的细枝与叶子仔仔细细地平摊开来,远看几乎一张和风友禅纸,颇为可喜。





一路上坡爬到了Greystone Park才发现周末关门,只好悻悻回到Sunset Blvd搭车去Los Angeles市区的Griffith天文台。

Griffith天文台一如所有天文台,选址在一座四围友邻不多的山上。然而怎么去却着实费了我一番脑筋。Los Angeles市区的公共交通不发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除了最大的博物馆Getty Center从Santa Monica过去需要转三趟车至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外,上山到达Griffith天文台干脆就只在周末运营。然而为了保存体力给之后四天的大峡谷,我放弃了自己爬上山,不得不选择不靠谱的公车,并且为它至少每小时还有一班而感激零涕。

从Beverly Hills搭地铁后又在晃悠悠的公车上摇了大半个钟头,下车未入馆先不能免俗地西望好莱坞山头上巨大的HOLLYWOOD字牌,秃山一座,顶上一架信号发射塔,下面就是字牌,即使频繁作为地标出现在各种媒体,依然无趣。然而绕过天文台的主建筑,去望远镜塔迎着阳光的另一面,却是不同的景象。







主望远镜塔呈八角形,每一面绕过去眼前都像屏风换过一幅。向南的市区一马平川铺开,在阳光下亮得耀眼的Harbor freeway几乎笔直地从脚下通向天际,它将广阔的Los Angeles在眼前分为两边,左边是仿佛湖上岛屿般的市中心摩天楼,右边天际是不知名的远山。不知是否出于粉尘污染,正午时分接近地面却浮着一层雾,在天际加上了粉色的饰带,将摩天楼岛屿和远山渲染得更魔幻。
Griffith天文台的望远镜分别放在三座塔中,可惜时值阳光最强烈的时段,观星是一丝可能也无,只能观观望远镜。下来入天文台走马观花一番,我便去赶那一小时一班的宝贵公车南下市中心了。

即便是市中心,Los Angeles的市中心也是巨大的。幸而我打算去的Walt Disney音乐厅和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教堂还算相邻。Walt Disney音乐厅是一座银灰色的建筑,不同的面卷曲着组合到一起,颇有几分纸雕的趣味。宽大的台阶上有一对新人与无数亲友团在拍婚纱照。进了Gift shop果真有纸雕的小提琴模型出售,更有一套纸雕的指挥家拍成照片制成卡片。得意洋洋的长发姿态颇有几分《富士见二丁目交响》里圭桑的形容,忍俊之余挑了一张殿下指挥、一张殿下举小丑、一张累得趴下的殿下。音乐厅的guided tour当天已无,只好留待大峡谷归来后再试。

走过两个街区,便是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Los Angeles最大的教堂。这个无甚历史可言的城市倒也坦诚,并未试图仿古,而是另辟蹊径走了现代设计的风格,并且亦十分成功。



入口处并不大,木色建筑与金属像在夕阳下泛着暖光。神像上方的柱型空洞十分有趣,巧妙地利用阳光与天空制造出了光环。





教堂内部与古典形式的肃穆和讲求细节不同,大量地使用了原木的颜色与大面积天然采光,两边的墙上是巨大的壁画风格圣徒群像,低垂的抽象色彩浓重的枝形吊灯仿佛在明亮的白昼营造出星河 ,明快简洁却又不失教堂本身的稳重。我走进的时候又恰逢一场已近尾声的婚礼,亲友们跟在组成新家庭的新人后陆续离开,不经意中拍到一张与婚礼无关却与家庭有关的照片,笑。



教堂后的钟楼亦是现代风格,乐钟高悬,在黄昏奏出音声。许是天气太好,钟楼下我竟然遇到了这一天的第三对新人。

离开教堂我心无旁骛奔赴火车站,谁知经过市政厅的时候还是不免扭头。并不是市政厅本身出类拔萃,而是门口路边一群搭帐篷静坐人士加上吵吵闹闹的媒体。当时赶时间连扭头也不过一会儿,旅行归来才知道是反对华尔街的示威,原来无意中也见证了一回历史。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几乎北美每个城市都有king, queen, prince为名的街道,也大都将自己的中央火车站命名为Union Station。Los Angeles的Union Station门前是一片可爱的小广场,门内是富丽的大堂。黄昏的阳光穿过树木,在窗上留下绿色的投影,仿佛天然的挂画。





我将搭乘的是从Los Angeles到Chicago的southwest列车,途经大峡谷附近的小镇Flagstaff,尽管此时它将向着东北开。因为是长途火车,即使是硬座,座位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搁腿板,再放下靠背可勉强弄成睡椅的模样,算是为旅行增加了一点细微的舒适。

晚上近七点,火车开出站台。钻出黑暗后,外面已是霞光满天。天顶晴朗空旷,而地平线上却有一层薄云,多情地在太阳沉下后将金光挽住,散射出来。




看完这美景后我便铺开自带的斗篷争分夺秒地睡觉。按照时刻表,火车到达flagstaff是凌晨三点,而十月的Arizona凌晨实在不敢指望多么友好。睡意朦胧方起之时,火车却猛地停了,看上去不像停站,过了一阵乘客和列车员纷纷走动说话。支起耳朵听了半晌,终于知道了个大概,据说前头一辆火车在铁轨上撞到了人,不知是事故还是自杀,总之警察和工程队已赶来处理现场。至于只有往返两条铁轨的火车系统何时能恢复,就天也不知道了。无事可做只好闭上眼继续睡去,睡椅舒适度有限,辗转更换了许多姿势,夜深了火车依然未动。
尽意尽情尽爱又何用

TOP

本帖最后由 印象 于 2013-5-13 08:20 编辑

Day Three

被日出闹醒后一看表,已然六点多,火车依然在前行,一问列车员,到站估计还得有三个小时。

关于大峡谷之行,理想状态是下了火车直接换shuttle入大峡谷国家公园,待上四天,但是提前一个月订公园内的住宿只订到两晚的公园内三家住宿点的最后一间双人房,第一晚是全然没有房了。于是只好退而第一晚住flagstaff,白天搭车往返大峡谷。然而火车这华丽的晚点5个多小时,导致这退而的其次也不翼而飞。

眼看着本以为凌晨三点到而订的八点入大峡谷的shuttle毫无可能性,除了取消别无它法。然而即使想取消也一番周折。火车上完全未配备wifi(不是收不收钱的问题了),连手机信号都是只有靠近车站才百般不情愿地勉强生出一点。趁着火车靠站,和shuttle公司的客服颇费了些口舌,对方表示今天的已经不能取消了,只能改时间,但明天的可以取消,所以我把你今天的预定挪到明天,然后取消明天的……敢问这和取消今天、保留明天的结果有区别吗??

挂了电话终于有机会看看窗外,铁路旁的风景已变成了与加州全然不同的荒漠,高大的树木几乎消失,只有矮小的灌木东一簇西一簇,让平庸的荒漠略有些变化。

下了车果然九点都过了。因为是小站,火车只停了不到十分钟。火车站是一幢小砖楼,身兼火车站、visitor center和gift shop的多重任务。进去visitor center打听一轮,遗憾地发现这忽然多出来的一天其实哪里也去不了,只好在镇上绕圈。



小镇除了民风纯朴与目所能及处有几座雪山能看,并无值得大书特书的景点。于是百无聊赖之下化无聊为食欲,中午在cafe吃了一餐,晚上又下馆子了一餐。晚餐的汤咸得可喂骆驼。

尽意尽情尽爱又何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