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辰 于 2011-5-16 08:11 编辑

带了之后还没出过事……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呀,啊呸呸。平平安安是常态才对。

临睡一刷看到这个才反应过来你说的照片是什么。梦里水乡是回不去啦,二十年来得到许多的同时,这失去的部分也许就是无奈的代价。往好里想,至少我觉得近几年风景区开发,尤其是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弄得好歹还比较像样,翻新开发都还记着端个风雅的架子,有了关注细节和传承的意识,而不至于十分粗暴,也算有点进步吧。

我觉得最亲切的是夜景后接下来的第一张。说亲切,不是因为它十分清幽十分水乡,偏偏是画面里那些建筑在隔宿透出来的那股呆板又寂寞的神气。这是江南的阴天,死沉沉的,信步从宅子里走出来,站在门口张望一下巷子,觉得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那股子无聊的劲头。这是真日常的感觉了。

想一想我还真是没有在五月出游过,哎,春天和秋天,极少有在正当时令的时候去到对的地方,不由觉得十分无趣啊……

TOP

回复 6# 流水

哇唬,果然差了好多……

TOP

本帖最后由 冰辰 于 2011-5-23 07:38 编辑

回复 10# 木笔

旗袍说中国传统服饰确无不可……?

说来,我去年去宁波的博物馆,里面有不少老城区的黑白照片展览,看着实在感慨。这样破旧的建筑,这样窄小的街道和河道,固然“别有风味”,但是又怎能责备人们高高兴兴搬进水电便利的楼房,将老屋拆除,河道填平呢。虽然我对现代化的负面后果亦不免时时心悸,但还是要考虑到这确实也是每一代人在当时做出的切身的、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即使是北京古城墙被拆除的例子]

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将触手伸入每一个人迹少至的地方并将其商业化,古镇也好,荒漠也好,森林也好……无论政见如何,在当下看来,这就是不可逆转的,席卷全球的浪潮。好在人总归有处可逃……

TOP

本帖最后由 冰辰 于 2011-5-26 12:16 编辑

回复 12# 木笔

“被满清统治了汉族文化被迫中断了,汉服都已经不存在了”

第一句好像并非学界共识吧。此外,汉服这个词的大规模使用,也恰恰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后人重新书写溯源历史以制造共同体的行为。关于民族这个共同体的形成,推荐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关于汉服,维舟写过一篇文章,可以一看。
http://weizhoushiwang.blogbus.com/logs/4496948.html

“我抱怨江南不再存在并不是想回到过去的农业社会,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地方可以尽可能的保存那些容纳了几千年传承的东西。”

在我看来,头两句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却经常就是这样的自相矛盾着啊~~~~嗯,关于城市化,维舟也写过一篇文章。http://weizhoushiwang.blogbus.com/logs/51767723_c2.html

卡片收到XD果然是水乡风物,引人旧思,多谢多谢~~~~

TOP